危于急而意深远——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的思考

  • 来源 环球电视网
  • 作者
  • 日期 2020-02-25 09:4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疑给2019年刚经历下行而略有起色的汽车市场当头一棒。疫情是突发事件,因此短期内肯定会对汽车行业产生直接的、突发性的不利影响;然而,事物的发展通常并非各自独立的,从突发性中观察普适性,也很重要,我们认为此次疫情从长远上会对汽车产业带来深远的、普适性的影响,如果积极来看,就是一种推动。在这里我们对于这场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做了如下的思考:

短期: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将面临挑战,车市寒冬会延长

从生产端来看,国内绝大多数车企复工推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183家汽车生产厂家中仅有59家在2月12日实现复工,即使复工,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的整条产业链效率也会下降,更不用说湖北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多家著名整车制造商都在武汉市建有生产工厂。而根据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统计,2018年武汉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疫情进展情况,整个一季度的汽车产量将毋庸置疑会受挫,IHS Markit于2月初预测中国轻型汽车2020年第一季度产量将同比下降15%-30%。另一方面,物流效率、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汽车单车成本增加,进而降低车企盈利能力。

而从销售端来看,所有线下活动难以展开,4S店门可罗雀,乘联会预期1-2月乘用车销量将下滑25-30%,2020全年销量将下滑5%;进一步来看,根据机构调研,目前超过70%的汽车经销商都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第二、三季度可能会迎来一波需求反弹(需求释放+私家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受到重视),但今时不同往日,汽车年销量有超过2,500万的高基数,中国汽车消费也正从普及期逐步过渡到成熟期,即使消费增加不意味着逆转爆发,疫情对2020年整体车市仍然是弊大于利。

从零部件供应来看,中国作为很多全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基地,疫情不但会影响本国车企生产,也会逐渐波及全球汽车产业链,更不要说湖北是多个关键零部件的出口地,这些零部件厂商生产的搁置将会严重影响库存储备较少的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厂商,比如近期,因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一家韩国大型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对韩国本土的多家工厂实施停产,据悉该汽车制造商已经寻找本土供应商合作来应对零部件短缺难题,未来不排除北美、欧洲、日韩等主要零部件出口国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寻找低成本的供应商来分散供应链风险。而对于零部件企业自身,疫情所致的延期复工不但使企业承受巨大成本压力,甚至可能由于无法如期交付而按照合同承担巨额赔偿。

从后市场来看,全民宅家导致出行频率大幅减少,不必要时不去进行各类服务,这会导致各类中小型汽车服务商,包括出行服务平台的业务急剧减少,甚至出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催化行业重组整合的情况。

长期:在消费者逆移动趋势、愈加重视安全和企业生产中降低人力资源约束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影响一:疫情是逆移动的一场预演

这次疫情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宅家,就是限制了大家的移动。但其实从人类发展长远来看,人类天生就是懒的,如果在技术加持下不用移动就能实现目的,那逆移动在未来一定是一个趋势。

其实这一切已经在悄然发生,如电商、线上直播、云办公、在线教育等等,在逆移动浪潮下的每个场景都会带来新的机遇,而这场疫情也将加速这一趋势的演变和相应商业模式的进化。

从汽车零售来说,我们已经看到各类主机厂和经销商纷纷转战线上营销、VR看车、直播带货等手段。这场疫情极有可能会加速车企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形成新零售模式,并逐步建立自身的用户运营能力与在线营销能力体系。

影响二:安全从未如此重要

在这场疫情来临之前,相信没有人会这么害怕与人接触,也不会在各项日常生活服务中那么重视安全,而当疫情过去,这段记忆可能会对人影响深远并催化很多商业场景。

其中第一个就是无人场景,疫情中各种无人超市、无人物流车送货是最受青睐的,因为便捷安全,而这也是无人驾驶的优势所在,我们认为未来无人驾驶也会是按照不同场景进行先后应用而非一步到位到L5级别,并且其中与安全相关的场景会是最有动力推动落地的,如矿井车、长距离物流等。

另外受到影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移动出行场景,过去人们在选择出行平台和车辆时主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车和车辆是否干净,但在终极状况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没有实现之前,对乘客和司机的安全保护将成为移动出行平台的重要成功要素。这次疫情中就出现了多起乘客传染司机或司机传染乘客的情况,尤其是武汉的网约车司机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运营,而除了传染病,其他比如人身安全、隐私安全等因素也将是未来安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三:生产中尽量降低人力资源约束

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影响,受限于缺乏返工的工人,全国大量零部件及整车工厂无法恢复生产,不但是汽车行业,甚至部分重要医疗物资工厂也由于人力不足而无法给予抗疫输送足够弹药。

这场疫情可能会加快制造类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建设,加速智能制造的升级。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商可能会向着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力的自动生产大踏步迈进。虚拟世界,将一步步变成现实世界。

面对以上影响,我们建议主机厂、零部件企业以及经销商可以从以下策略的考虑出发,着手积极应对:

1.营销

短期内开展线上营销,长期须提升新媒体营销的综合能力由于自然进店客流大幅下降,同时为满足防控需求,防止人群聚集,各大品牌的4S店纷纷推出了线上营销活动,通过线上展厅、直播等途径与客户开展互动。而长期来看,面对消费习惯的变化,无论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都可以持续提升新媒体营销的综合能力。

寻求服务营销创新疫情也激发出一些售后服务的创新,大家纷纷推出配合特殊时期的客户关怀政策,例如适当延长保修期,延长车贷还款、上门取送车、提供车内消毒等服务。这些服务营销创新在疫情结束了以后还是可以做一定程度的延展,成为成熟的服务产品满足于客户需求。

新车发布等活动线上化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往在线下举行的大型新车发布活动被搬到了线上。虽然只是一次尝试,但是接下来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用线上市场活动来替代部分线下活动。

2.供应链

短期目标:借助供应链风险健康评估工具来快速识别供应链的关键缺口,重点关注需求变动,库存水平以及供应、生产能力、仓储和运输的敞口。制定短期供应链复苏速赢战略,充分调动和利用供应链生态系统上下游的网络资源以满足供应、产能和交付的需求。

中长期关注供应链韧性的构建与升级,如:

完善供应链风险健康评估工具以及关键指标仪表盘,进行规律的体检与持续改善,将供应链风险管理纳入为日常运营决策的一部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

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网络多元化,评估和调整采购品类的战略优先级:通过及时复核和调整品类的战略优先级将采购转变为价值创造功能,在采购和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引入数字采购技术,从供应商社交网络中获益,从而加强采购能力和供应商协作

提升计划的协作性,敏捷性以及履行能力:从用于需求感知和货物移动跟踪的物联网设备,到先进的预测解决方案和大众媒体需求行为监控,这些都在深刻影响着企业如何理解需求信号和如何快速应对,提升汽车行业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财务管理

调整年度经营计划与绩效考核疫情影响期间,客户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将明显下降,导致企业面临销售订单缩减、上下游供应紧缺、资金周转紧张等问题,企业需要分析疫情影响调整年度经营计划以及考核标准。

关注企业资金结构与计划整车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疫情影响之下,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现金流的重大影响因素,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及早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沟通协商,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企业资金结构的合理;而针对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主机厂可以积极牵头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提供金融优惠政策,或引导经销商通过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自救。

关注与解读国家及地方扶持、优惠政策疫情影响期间,企业财务应积极了解当地政府的重要举措,充分分析并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将疫情对企业的财务影响降至最低。

4.人力资源

生产端从生产端来看,延迟复工造成的人员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力,企业将重新思考人与生产力之间的必然关系。长期来看,毫无疑问某些领域的无人化生产也会是必然趋势,企业将通过提升生产自动化降低人力对生产力的影响。在解决随之而来的人员安置问题时,企业可以考虑为员工提供更多样化的培训,帮助具有跨界意愿的员工实现转岗,或通过人性化的内退政策妥善进行安排。而短期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本地的短期用工、灵活用工可能是大部分企业的选择。

销售端从销售端来看,短期内疫情对于线下交易的影响不言而喻,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底薪、高提成的一线人员的收入,造成了潜在的人员流失风险,一方面经销商可以通过绩效方案的调整(着眼于培训方面的能力提升目标,或客户满意相关的过程性目标)、人才保留计划的开展(高潜人才计划、储备经理/店总计划等)进行员工保留,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也需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另外,疫情加速了销售端的线上化转型,对于线上运营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无论是厂家或经销商都需着力推动数字化相关的培训。(作者:安永大中华区汽车行业服务团队)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危于急而意深远——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的思考

环球电视网2020-02-25 09:4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疑给2019年刚经历下行而略有起色的汽车市场当头一棒。疫情是突发事件,因此短期内肯定会对汽车行业产生直接的、突发性的不利影响;然而,事物的发展通常并非各自独立的,从突发性中观察普适性,也很重要,我们认为此次疫情从长远上会对汽车产业带来深远的、普适性的影响,如果积极来看,就是一种推动。在这里我们对于这场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做了如下的思考:

短期: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将面临挑战,车市寒冬会延长

从生产端来看,国内绝大多数车企复工推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183家汽车生产厂家中仅有59家在2月12日实现复工,即使复工,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的整条产业链效率也会下降,更不用说湖北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多家著名整车制造商都在武汉市建有生产工厂。而根据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统计,2018年武汉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疫情进展情况,整个一季度的汽车产量将毋庸置疑会受挫,IHS Markit于2月初预测中国轻型汽车2020年第一季度产量将同比下降15%-30%。另一方面,物流效率、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汽车单车成本增加,进而降低车企盈利能力。

而从销售端来看,所有线下活动难以展开,4S店门可罗雀,乘联会预期1-2月乘用车销量将下滑25-30%,2020全年销量将下滑5%;进一步来看,根据机构调研,目前超过70%的汽车经销商都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第二、三季度可能会迎来一波需求反弹(需求释放+私家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受到重视),但今时不同往日,汽车年销量有超过2,500万的高基数,中国汽车消费也正从普及期逐步过渡到成熟期,即使消费增加不意味着逆转爆发,疫情对2020年整体车市仍然是弊大于利。

从零部件供应来看,中国作为很多全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基地,疫情不但会影响本国车企生产,也会逐渐波及全球汽车产业链,更不要说湖北是多个关键零部件的出口地,这些零部件厂商生产的搁置将会严重影响库存储备较少的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厂商,比如近期,因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一家韩国大型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对韩国本土的多家工厂实施停产,据悉该汽车制造商已经寻找本土供应商合作来应对零部件短缺难题,未来不排除北美、欧洲、日韩等主要零部件出口国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寻找低成本的供应商来分散供应链风险。而对于零部件企业自身,疫情所致的延期复工不但使企业承受巨大成本压力,甚至可能由于无法如期交付而按照合同承担巨额赔偿。

从后市场来看,全民宅家导致出行频率大幅减少,不必要时不去进行各类服务,这会导致各类中小型汽车服务商,包括出行服务平台的业务急剧减少,甚至出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催化行业重组整合的情况。

长期:在消费者逆移动趋势、愈加重视安全和企业生产中降低人力资源约束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影响一:疫情是逆移动的一场预演

这次疫情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宅家,就是限制了大家的移动。但其实从人类发展长远来看,人类天生就是懒的,如果在技术加持下不用移动就能实现目的,那逆移动在未来一定是一个趋势。

其实这一切已经在悄然发生,如电商、线上直播、云办公、在线教育等等,在逆移动浪潮下的每个场景都会带来新的机遇,而这场疫情也将加速这一趋势的演变和相应商业模式的进化。

从汽车零售来说,我们已经看到各类主机厂和经销商纷纷转战线上营销、VR看车、直播带货等手段。这场疫情极有可能会加速车企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形成新零售模式,并逐步建立自身的用户运营能力与在线营销能力体系。

影响二:安全从未如此重要

在这场疫情来临之前,相信没有人会这么害怕与人接触,也不会在各项日常生活服务中那么重视安全,而当疫情过去,这段记忆可能会对人影响深远并催化很多商业场景。

其中第一个就是无人场景,疫情中各种无人超市、无人物流车送货是最受青睐的,因为便捷安全,而这也是无人驾驶的优势所在,我们认为未来无人驾驶也会是按照不同场景进行先后应用而非一步到位到L5级别,并且其中与安全相关的场景会是最有动力推动落地的,如矿井车、长距离物流等。

另外受到影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移动出行场景,过去人们在选择出行平台和车辆时主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车和车辆是否干净,但在终极状况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没有实现之前,对乘客和司机的安全保护将成为移动出行平台的重要成功要素。这次疫情中就出现了多起乘客传染司机或司机传染乘客的情况,尤其是武汉的网约车司机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运营,而除了传染病,其他比如人身安全、隐私安全等因素也将是未来安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三:生产中尽量降低人力资源约束

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影响,受限于缺乏返工的工人,全国大量零部件及整车工厂无法恢复生产,不但是汽车行业,甚至部分重要医疗物资工厂也由于人力不足而无法给予抗疫输送足够弹药。

这场疫情可能会加快制造类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建设,加速智能制造的升级。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商可能会向着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力的自动生产大踏步迈进。虚拟世界,将一步步变成现实世界。

面对以上影响,我们建议主机厂、零部件企业以及经销商可以从以下策略的考虑出发,着手积极应对:

1.营销

短期内开展线上营销,长期须提升新媒体营销的综合能力由于自然进店客流大幅下降,同时为满足防控需求,防止人群聚集,各大品牌的4S店纷纷推出了线上营销活动,通过线上展厅、直播等途径与客户开展互动。而长期来看,面对消费习惯的变化,无论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都可以持续提升新媒体营销的综合能力。

寻求服务营销创新疫情也激发出一些售后服务的创新,大家纷纷推出配合特殊时期的客户关怀政策,例如适当延长保修期,延长车贷还款、上门取送车、提供车内消毒等服务。这些服务营销创新在疫情结束了以后还是可以做一定程度的延展,成为成熟的服务产品满足于客户需求。

新车发布等活动线上化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往在线下举行的大型新车发布活动被搬到了线上。虽然只是一次尝试,但是接下来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用线上市场活动来替代部分线下活动。

2.供应链

短期目标:借助供应链风险健康评估工具来快速识别供应链的关键缺口,重点关注需求变动,库存水平以及供应、生产能力、仓储和运输的敞口。制定短期供应链复苏速赢战略,充分调动和利用供应链生态系统上下游的网络资源以满足供应、产能和交付的需求。

中长期关注供应链韧性的构建与升级,如:

完善供应链风险健康评估工具以及关键指标仪表盘,进行规律的体检与持续改善,将供应链风险管理纳入为日常运营决策的一部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

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网络多元化,评估和调整采购品类的战略优先级:通过及时复核和调整品类的战略优先级将采购转变为价值创造功能,在采购和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引入数字采购技术,从供应商社交网络中获益,从而加强采购能力和供应商协作

提升计划的协作性,敏捷性以及履行能力:从用于需求感知和货物移动跟踪的物联网设备,到先进的预测解决方案和大众媒体需求行为监控,这些都在深刻影响着企业如何理解需求信号和如何快速应对,提升汽车行业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财务管理

调整年度经营计划与绩效考核疫情影响期间,客户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将明显下降,导致企业面临销售订单缩减、上下游供应紧缺、资金周转紧张等问题,企业需要分析疫情影响调整年度经营计划以及考核标准。

关注企业资金结构与计划整车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疫情影响之下,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现金流的重大影响因素,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及早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沟通协商,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企业资金结构的合理;而针对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主机厂可以积极牵头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提供金融优惠政策,或引导经销商通过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自救。

关注与解读国家及地方扶持、优惠政策疫情影响期间,企业财务应积极了解当地政府的重要举措,充分分析并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将疫情对企业的财务影响降至最低。

4.人力资源

生产端从生产端来看,延迟复工造成的人员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力,企业将重新思考人与生产力之间的必然关系。长期来看,毫无疑问某些领域的无人化生产也会是必然趋势,企业将通过提升生产自动化降低人力对生产力的影响。在解决随之而来的人员安置问题时,企业可以考虑为员工提供更多样化的培训,帮助具有跨界意愿的员工实现转岗,或通过人性化的内退政策妥善进行安排。而短期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本地的短期用工、灵活用工可能是大部分企业的选择。

销售端从销售端来看,短期内疫情对于线下交易的影响不言而喻,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底薪、高提成的一线人员的收入,造成了潜在的人员流失风险,一方面经销商可以通过绩效方案的调整(着眼于培训方面的能力提升目标,或客户满意相关的过程性目标)、人才保留计划的开展(高潜人才计划、储备经理/店总计划等)进行员工保留,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也需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另外,疫情加速了销售端的线上化转型,对于线上运营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无论是厂家或经销商都需着力推动数字化相关的培训。(作者:安永大中华区汽车行业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