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跻身世界智能制造中心潜力榜前十

  • 来源 凤凰网
  • 作者
  • 日期 2019-05-24 23:01

5月16日,天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这是天津连续第三次举办这一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盛会。在大会开幕当天,一封来自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大会贺信让来自全球的智能制造领域厂商、专家和媒体颇感意外。

舆论认为,这封贺信展现的信息,是高层对一个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肯定和期待。

在5月24日发布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中也对天津智能制造发展多有着墨。在这份报告中,新兴智能制造城市天津成为全球入榜中国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这份由独立第三方城市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共同制作的《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重塑世界各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0个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展现巨大的潜能。在《报告》发布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天津进入全球50强榜单前十名。在细分榜单方面,由于天津曾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大手笔祭出100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因而名列全球智能制造专项扶持基金榜单榜首。此外,在产业结构方面,天津也以84.89%稳居全球第一。

天津:中国智能制造样板城市

近年来,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智能制造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成为促进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天津,曾经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在近年来开启了从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的大刀阔斧式城市产业转型,不但引发媒体关注,更展现了极佳的样本研究价值。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天津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十大智能产业集群,"智造业"占工业比重超50%。按照天津的规划,到2022年,天津将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聚集地、自主创新先行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策源地、生产地。

在《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以滨海新区为主要承载区的天津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科研水平、智能生产、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及政府扶持等评价指标的综合评比中取得较高分数,位列全球50强榜单第十名。榜单显示,天津在发展潜力上超越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与中国城市相比,在榜单中仅仅落后于上海、深圳、苏州这样的科技和制造业强城,潜力值超越北京。

在《报告》的很多单项榜单中,天津的表现极为亮眼。

首先,在智能制造涉及行业数量排名中,天津以26个行业高居世界首位。从产业分布看,天津市智能制造企业广泛分布在制造业的26个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大类的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10%,合计占比近六成(58.0%)。

其次,智能制造产业结构方面,天津以84.89%稳居全球第一,显著高于样本整体平均产业结构的75.2%。

最后,天津在政府扶持方面力度空前。榜单显示,世界智能制造政府扶持前十城市中,亚洲和欧美城市各半,天津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球第二。近两年来,为促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天津市、区两级联动,密集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行动计划》和智能制造等十个专项行动计划等110余项政策措施,密度、力度前所未有。

其中,在智能制造专项扶持基金方面,天津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其规模居全球首位,比第二名的纽约多出了27亿元,可见当地发展智能制造的决心。

更重量级的举措,是滨海新区政府联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智能科技产业母基金。该基金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引入全球智能科技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打造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中心、集成电路中心、汽车电子和无人驾驶中心、智能交运中心等多个智能产业聚集区。

滨海新区:天津智能制造主要承载区

《报告》显示,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天津现有智能制造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滨海新区。在滨海新区近年来启动的"一基地三区"发展战略中,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成为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目前,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正在加速推进,向集群化发展,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霍尼韦尔、西门子、欧玛执行器等世界知名智能制造企业纷纷落户;太原重工、中船重工、长城汽车等传统制造企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深之蓝海洋设备、筑高机器人等各具特色的新一代智能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链。

特别指出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桂华莅临发布会现场对滨海新区智能制造整体情况作了分享。

她指出,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节点,未来,滨海新区将从政策扶持、研发平台产业化、开放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快实施步伐,构建智能制造创新生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滨海新区,一些鲜活的智能制造应用案例也被媒体所聚焦:京东配送机器人、X无人超市和X未来餐厅都已在新区运行;卡雷尔机器人的商业服务机器人"米卡",已经批量投产并广泛应用落地,涉及智慧城市、政务、司法、金融、教育、医疗等多行业多领域;作为传统制造业的美克家具在这里搭建起了"智能工厂",在全球率先实现实木家具制造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和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36%,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输出最佳实践案例。

事实上,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还具有如下优势。

科研机构支撑。

滨海新区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截止到2018年底,滨海新区共有474家市级以上科研机构、70家各类众创空间和37家企业创新联盟,为智能制造提供研发支撑。早在2013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即启动天津滨海工业云平台建设,该平台在帮助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商环境的优化。

为了促进招商引资,滨海新区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在提高审批效率方面颇具优势。在这里,企业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新区企业设立登记,审核时间不超过1天,特别在今年1月,企业设立登记用时仅为0.2天;新区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完成验收,审批用时45个工作日,也是远远低于天津办理时间总体上不超过80天的要求。

专业园区和机构的建立。

近年来滨海新区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获批,中欧区域合作中心滨海分中心挂牌,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泰富重装欧洲研究中心等11个中欧产业合作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承接北京和雄安新区的产业资源。

滨海新区围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代表,实现智能制造产业有序转移集聚。雄安新区作为制造业的创新中心,是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可以推动雄安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应用和转化。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将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0%以上,这将对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天津滨海新区:跻身世界智能制造中心潜力榜前十

凤凰网2019-05-24 23:01

5月16日,天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这是天津连续第三次举办这一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盛会。在大会开幕当天,一封来自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大会贺信让来自全球的智能制造领域厂商、专家和媒体颇感意外。

舆论认为,这封贺信展现的信息,是高层对一个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肯定和期待。

在5月24日发布的《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中也对天津智能制造发展多有着墨。在这份报告中,新兴智能制造城市天津成为全球入榜中国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这份由独立第三方城市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共同制作的《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重塑世界各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0个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展现巨大的潜能。在《报告》发布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天津进入全球50强榜单前十名。在细分榜单方面,由于天津曾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大手笔祭出100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因而名列全球智能制造专项扶持基金榜单榜首。此外,在产业结构方面,天津也以84.89%稳居全球第一。

天津:中国智能制造样板城市

近年来,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智能制造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成为促进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天津,曾经是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工业发源地,在近年来开启了从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的大刀阔斧式城市产业转型,不但引发媒体关注,更展现了极佳的样本研究价值。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天津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十大智能产业集群,"智造业"占工业比重超50%。按照天津的规划,到2022年,天津将初步建成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聚集地、自主创新先行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策源地、生产地。

在《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以滨海新区为主要承载区的天津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科研水平、智能生产、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及政府扶持等评价指标的综合评比中取得较高分数,位列全球50强榜单第十名。榜单显示,天津在发展潜力上超越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与中国城市相比,在榜单中仅仅落后于上海、深圳、苏州这样的科技和制造业强城,潜力值超越北京。

在《报告》的很多单项榜单中,天津的表现极为亮眼。

首先,在智能制造涉及行业数量排名中,天津以26个行业高居世界首位。从产业分布看,天津市智能制造企业广泛分布在制造业的26个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大类的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10%,合计占比近六成(58.0%)。

其次,智能制造产业结构方面,天津以84.89%稳居全球第一,显著高于样本整体平均产业结构的75.2%。

最后,天津在政府扶持方面力度空前。榜单显示,世界智能制造政府扶持前十城市中,亚洲和欧美城市各半,天津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球第二。近两年来,为促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天津市、区两级联动,密集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行动计划》和智能制造等十个专项行动计划等110余项政策措施,密度、力度前所未有。

其中,在智能制造专项扶持基金方面,天津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其规模居全球首位,比第二名的纽约多出了27亿元,可见当地发展智能制造的决心。

更重量级的举措,是滨海新区政府联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智能科技产业母基金。该基金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引入全球智能科技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打造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中心、集成电路中心、汽车电子和无人驾驶中心、智能交运中心等多个智能产业聚集区。

滨海新区:天津智能制造主要承载区

《报告》显示,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天津现有智能制造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滨海新区。在滨海新区近年来启动的"一基地三区"发展战略中,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成为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目前,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正在加速推进,向集群化发展,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霍尼韦尔、西门子、欧玛执行器等世界知名智能制造企业纷纷落户;太原重工、中船重工、长城汽车等传统制造企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深之蓝海洋设备、筑高机器人等各具特色的新一代智能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链。

特别指出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桂华莅临发布会现场对滨海新区智能制造整体情况作了分享。

她指出,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节点,未来,滨海新区将从政策扶持、研发平台产业化、开放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快实施步伐,构建智能制造创新生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滨海新区,一些鲜活的智能制造应用案例也被媒体所聚焦:京东配送机器人、X无人超市和X未来餐厅都已在新区运行;卡雷尔机器人的商业服务机器人"米卡",已经批量投产并广泛应用落地,涉及智慧城市、政务、司法、金融、教育、医疗等多行业多领域;作为传统制造业的美克家具在这里搭建起了"智能工厂",在全球率先实现实木家具制造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和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36%,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输出最佳实践案例。

事实上,以滨海新区为主体的天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还具有如下优势。

科研机构支撑。

滨海新区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截止到2018年底,滨海新区共有474家市级以上科研机构、70家各类众创空间和37家企业创新联盟,为智能制造提供研发支撑。早在2013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即启动天津滨海工业云平台建设,该平台在帮助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商环境的优化。

为了促进招商引资,滨海新区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在提高审批效率方面颇具优势。在这里,企业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新区企业设立登记,审核时间不超过1天,特别在今年1月,企业设立登记用时仅为0.2天;新区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完成验收,审批用时45个工作日,也是远远低于天津办理时间总体上不超过80天的要求。

专业园区和机构的建立。

近年来滨海新区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获批,中欧区域合作中心滨海分中心挂牌,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泰富重装欧洲研究中心等11个中欧产业合作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承接北京和雄安新区的产业资源。

滨海新区围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代表,实现智能制造产业有序转移集聚。雄安新区作为制造业的创新中心,是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可以推动雄安新区的先进科技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应用和转化。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将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0%以上,这将对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