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论坛暨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研讨会举行

  • 来源 今日头条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2-12-23 10:41

12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论坛暨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研讨会”在宜宾市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联席理事长王轶,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袁华兵出席论坛并致辞;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副主任邓长金,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易小光,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元春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钱宗鑫就《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作专题报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江在线下会场出席。

王轶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长期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重要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专题著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等丰硕成果,今年,首次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并举行学术研讨,将进一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与有关方面一道,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和更有力的智力支撑,共同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国际重要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共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下经济“第四极”的崭新篇章。

袁华兵在宜宾会场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系列新成果。一是始终深化区域合作,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加快推进成宜“1+13”“1+5+2”合作协议及渝宜“1+1+1+N”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成功争取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0个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储备库。二是始终筑牢科教支撑,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后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一大批川渝知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宜办学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由2016年的2所、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2所、9万余人,宜宾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三是始终推进互联互通,成渝地区交通第三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持续实施铁公水空立体交通大会战,全面融入川南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和成渝贵昆1—2小时经济圈,成贵高铁全线运营,渝昆、蓉昆(成自宜)高铁、隆黄铁路加快建设,成宜高速开通运营,常态化开行“宜宾至重庆至上海”班轮,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他表示宜宾将以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坚定不移融入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为国家作出新贡献、为巴蜀大地添光彩、为川渝两地人民增福祉。

在主旨演讲阶段,邓长金以“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奋力谱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为题,深刻阐释了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蕴含的深层次战略考量,全面总结了川渝通力合作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建议:一是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二是强化全域协同联动,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三是全面深化川渝合作,合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易小光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做出新贡献”为题,系统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新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成因,他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的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并详细介绍了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思路和7条发展路径。

刘元春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如何进一步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战略是当前工作的核心焦点,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效率观和发展观,走出一条兼顾安全与发展的区域战略实施新路;必须要有超越传统低度发展的战略眼光,重新正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强调区域融合发展;必须超越传统区域战略的局限,从高水平开放的角度走出一条制度创新的新模式;必须超越传统的城乡融合模式,从城市圈、都市圈的角度来进行全面布局。

钱宗鑫从指数编制的意义、指数概况、各一级指标的进展评估、结论与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他指出,协同发展指数包含了宏观经济、协同创新、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城乡融合5个一级指标和各自对应的若干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主要评价以重庆和成都两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2018—2020年度的发展情况,根据指数评价结果,报告提出了22条具体建议。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宜宾市设线下会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尹志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中心主任、教授祁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黄征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龚勤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彭翊在嘉宾讨论环节围绕“区域协同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表了精彩纷呈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严金明,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涂永红分别主持第一、第二阶段的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共宜宾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共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联合承办。来自国内知名高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在校师生通过直播方式收看了本次论坛。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论坛暨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研讨会举行

今日头条2022-12-23 10:41

12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论坛暨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研讨会”在宜宾市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联席理事长王轶,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袁华兵出席论坛并致辞;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副主任邓长金,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易小光,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元春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钱宗鑫就《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作专题报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江在线下会场出席。

王轶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长期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重要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专题著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等丰硕成果,今年,首次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并举行学术研讨,将进一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和科学决策依据。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与有关方面一道,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和更有力的智力支撑,共同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国际重要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共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下经济“第四极”的崭新篇章。

袁华兵在宜宾会场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系列新成果。一是始终深化区域合作,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加快推进成宜“1+13”“1+5+2”合作协议及渝宜“1+1+1+N”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成功争取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0个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储备库。二是始终筑牢科教支撑,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后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一大批川渝知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宜办学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由2016年的2所、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2所、9万余人,宜宾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三是始终推进互联互通,成渝地区交通第三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持续实施铁公水空立体交通大会战,全面融入川南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和成渝贵昆1—2小时经济圈,成贵高铁全线运营,渝昆、蓉昆(成自宜)高铁、隆黄铁路加快建设,成宜高速开通运营,常态化开行“宜宾至重庆至上海”班轮,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进一步助力成渝地区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他表示宜宾将以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坚定不移融入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为国家作出新贡献、为巴蜀大地添光彩、为川渝两地人民增福祉。

在主旨演讲阶段,邓长金以“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奋力谱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为题,深刻阐释了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蕴含的深层次战略考量,全面总结了川渝通力合作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建议:一是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二是强化全域协同联动,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三是全面深化川渝合作,合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易小光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做出新贡献”为题,系统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新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成因,他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的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并详细介绍了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思路和7条发展路径。

刘元春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如何进一步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战略是当前工作的核心焦点,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效率观和发展观,走出一条兼顾安全与发展的区域战略实施新路;必须要有超越传统低度发展的战略眼光,重新正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强调区域融合发展;必须超越传统区域战略的局限,从高水平开放的角度走出一条制度创新的新模式;必须超越传统的城乡融合模式,从城市圈、都市圈的角度来进行全面布局。

钱宗鑫从指数编制的意义、指数概况、各一级指标的进展评估、结论与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报告》。他指出,协同发展指数包含了宏观经济、协同创新、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城乡融合5个一级指标和各自对应的若干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主要评价以重庆和成都两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2018—2020年度的发展情况,根据指数评价结果,报告提出了22条具体建议。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宜宾市设线下会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尹志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中心主任、教授祁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黄征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龚勤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彭翊在嘉宾讨论环节围绕“区域协同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表了精彩纷呈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严金明,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涂永红分别主持第一、第二阶段的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共宜宾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共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联合承办。来自国内知名高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在校师生通过直播方式收看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