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以探索创新续,抒写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进壮丽篇章

  • 来源 腾讯网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5-07-12 16:09

在广东东莞的绿水青山间,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以葱郁林海、巍峨古寺、丰富文化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这里既是都市人逃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心灵港湾,也是民营资本赋能文旅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鲜活样本。

以民营力量擘画景区建设新图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生力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

位于岭南大地的观音山森林公园,不仅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更是民营企业家投身生态旅游开发,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范例。自1999年民营企业家黄淦波与樟木头镇石新村签订50年承包协议,投资开发观音山生态旅游项目以来,这座曾经略显荒芜的山林,历经20余载的精心雕琢,已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景区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致力于打造文旅融合的超级IP。在观音山森林公园建设发展中,黄淦波以敏锐时代眼光和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开启了一场历时二十多年的生态与经济共赢探索之旅。

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会一帆风顺,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与诸多挑战,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困扰。高压线穿园、供电不足等制约着观音山景区的发展,景区始终坚定信心、专心致志,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双轮奔赴。

截至目前,景区已连续举办18届健康文化节,并融合登山挑战、书法大赛、文学征文等群众活动,年均吸引超过10万人次参与。累计举办42届万人相亲大会,使其成为景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该活动服务单身青年超25万人次,成功促成姻缘5000余对,为众多单身人士搭建起通往幸福的桥梁。在全国楹联大赛中“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征集活动,更是引发全民创作热潮。投稿量突破50万,线上话题播放超3亿次,成为现象级文旅互动案例。

以产业创新为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产业创新方面,观音山景区积极跨界融合,不断激活消费场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景区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森林疗愈课程,推出“中医理疗”等森林康养特色产品,让游客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景区设计的自然教育课程包,年接待学生团体超8万人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元宇宙观音山”虚拟景区打造更是借助数字技术复刻核心景点,吸引大量无法亲临现场游客线上的“云游览”,拓宽景区的客源市场,为景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观音山景区的蓬勃发展,为周边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景区推行“景区+社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优先聘用本地村民从事绿化养护、导游服务等工作,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随着景区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周边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村民收入显著提升。同时,景区设立生态保护基金,每年提取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周边环境环保设施建设,形成了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体系。

深耕进取,不负期待。据统计,2024 年观音山景区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快速带动了樟木头镇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景区公益行动累计捐赠超20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资助留守儿童等善举,广受社会好评,荣获“广东省慈善贡献奖”荣誉。

以坚守韧性破浪前行

今天的观音山景区,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据悉,景区计划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继续丰富文旅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同时,景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加速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景区将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观音山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续写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美好篇章。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观音山:以探索创新续,抒写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进壮丽篇章

腾讯网2025-07-12 16:09

在广东东莞的绿水青山间,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以葱郁林海、巍峨古寺、丰富文化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这里既是都市人逃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心灵港湾,也是民营资本赋能文旅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鲜活样本。

以民营力量擘画景区建设新图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生力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

位于岭南大地的观音山森林公园,不仅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更是民营企业家投身生态旅游开发,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范例。自1999年民营企业家黄淦波与樟木头镇石新村签订50年承包协议,投资开发观音山生态旅游项目以来,这座曾经略显荒芜的山林,历经20余载的精心雕琢,已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景区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致力于打造文旅融合的超级IP。在观音山森林公园建设发展中,黄淦波以敏锐时代眼光和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开启了一场历时二十多年的生态与经济共赢探索之旅。

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会一帆风顺,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与诸多挑战,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困扰。高压线穿园、供电不足等制约着观音山景区的发展,景区始终坚定信心、专心致志,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双轮奔赴。

截至目前,景区已连续举办18届健康文化节,并融合登山挑战、书法大赛、文学征文等群众活动,年均吸引超过10万人次参与。累计举办42届万人相亲大会,使其成为景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该活动服务单身青年超25万人次,成功促成姻缘5000余对,为众多单身人士搭建起通往幸福的桥梁。在全国楹联大赛中“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征集活动,更是引发全民创作热潮。投稿量突破50万,线上话题播放超3亿次,成为现象级文旅互动案例。

以产业创新为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产业创新方面,观音山景区积极跨界融合,不断激活消费场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景区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森林疗愈课程,推出“中医理疗”等森林康养特色产品,让游客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景区设计的自然教育课程包,年接待学生团体超8万人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元宇宙观音山”虚拟景区打造更是借助数字技术复刻核心景点,吸引大量无法亲临现场游客线上的“云游览”,拓宽景区的客源市场,为景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观音山景区的蓬勃发展,为周边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景区推行“景区+社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优先聘用本地村民从事绿化养护、导游服务等工作,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随着景区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周边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村民收入显著提升。同时,景区设立生态保护基金,每年提取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周边环境环保设施建设,形成了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体系。

深耕进取,不负期待。据统计,2024 年观音山景区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快速带动了樟木头镇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景区公益行动累计捐赠超20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资助留守儿童等善举,广受社会好评,荣获“广东省慈善贡献奖”荣誉。

以坚守韧性破浪前行

今天的观音山景区,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据悉,景区计划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继续丰富文旅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质,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同时,景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加速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景区将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观音山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续写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