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赛事名城”推动“城市治理”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2-10-07 09:55

新华网成都10月6日电 金秋十月,成都市街头洋溢着欢度国庆的祥和氛围,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的比赛场上,参加世乒赛团体赛的运动健儿们竞相亮相,为人们带来了精彩不断的体育盛宴。

10月5日,中国队选手陈梦(右)向对手致意,她以3比0战胜匈牙利队选手多拉·马达拉茨。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女子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匈牙利队,晋级八强。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近年来,成都连续承办高端赛事打造赛事名城。通过举办第56届世乒赛团体赛,成都一方面拥有了更多展现城市形象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承办大赛的过程中引领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让承办体育赛事与推进城市持续发展走向共荣共生。

筑牢防控之墙,营造安心体验

九月,成都刚刚经历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在这种特殊时刻举办世乒赛,如何筑牢防疫之墙成为了办赛的重点。

早在赛前,为了确保所有参赛选手能够顺利抵达、安全参赛和返回,组委会就制定了赛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防疫手册、分区分类闭环管理、现场处置等18个子方案。

本次世乒赛团体赛借鉴了北京冬奥会的模式实行闭环管理政策,参赛选手乘坐由国际乒联组织的专机进入和离开成都而无需专门隔离。组委会还安排了专用交通工具,将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点对点”连接到场馆和官方酒店之间,保证了闭环内与外界的绝对隔离。同时,在比赛期间,闭环内所有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赛事运转正常。

在观赛方面,成都世乒赛采取不公开售票、以有限组织观众的形式进行现场观赛的政策,观众在观赛前、中、后期均需严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办赛所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

世乒赛交出的防疫答卷不仅让成都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展示了自己,也为成都积攒了更为成熟的大赛运营机制,让群众对即将到来的大运会、羽毛球汤尤杯充满了期待。

践行办赛新理念,简约不失精彩

“简约办赛”是目前举办综合性体育盛会的主流趋势,成都世乒赛也不例外。世乒赛用“简约”造就“精彩”,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精彩、卓越的乒乓盛宴。

为了体现简约的办赛理念,赛事组委会精打细算,从严控制办赛经费,力求从源头上避免铺张浪费。以开幕式为例,成都世乒赛在完整保留比赛场地内设施设备和布局的基础上,将比赛场地和开幕式场地合二为一,场内没有搭建任何舞台装置,整场开幕式完全融入即将到来的赛事氛围,始终遵循“以赛事为第一位”的宗旨和原则。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当日,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除了让赛事回归体育本源,在简约办赛的新理念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竞赛场馆及设施在比赛时间外的利用。而本次世乒赛的比赛场地——新建成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不仅服务于成都世乒赛,同时也是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场馆。比赛所在的中心多功能体育馆,除了可以举办乒乓球赛事之外,还可以满足篮球、排球、体操、冰球、短道速滑等国际比赛要求。

不仅是世乒赛,成都在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也充分践行简约办赛的理念。在大运会的49个赛事场馆中,仅有13个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场馆建设改造初期便考虑到场馆的后期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

以谋赛营城,以营城惠民。未来这些竞赛场馆将充分发挥场馆对体育赛事、健身活动的承载作用,积极回应市民的观赛和健身需求,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向公众开放,从而实现赛事惠民的最终目的。

引领生活新风尚,创建文明典范城市

近年来,成都市以承办世乒赛、大运会等大型赛事作为促进成都体育发展的契机,以赛事培育城市体育文化,体育运动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中。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当日,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数据显示,2021年全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位列全国第一,成都体育人口比例已达48.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90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3.15%,连续6年稳步提升。

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追求更加健康幸福生活方式的心态,这也对成都的文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成都出台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天府绿道、体育场馆、社区运动角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健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都图书馆的超长延时服务措施,让每一位晚归的人能够有时间到图书馆寻找精神的慰藉;积极筹办双年展等文化艺术活动,为城市艺术生活持续注入活力……

诸多“小切口”开辟出成都走向“典范”的大格局,可以看出成都正在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取向,引领群众走向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新风尚。

天府文化与全新社会风尚的碰撞,在成都这片沃土上开出了与众不同的花朵,一座更具动感的公园城市正进一步绽放幸福味道。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成都:“赛事名城”推动“城市治理”

新华网2022-10-07 09:55

新华网成都10月6日电 金秋十月,成都市街头洋溢着欢度国庆的祥和氛围,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的比赛场上,参加世乒赛团体赛的运动健儿们竞相亮相,为人们带来了精彩不断的体育盛宴。

10月5日,中国队选手陈梦(右)向对手致意,她以3比0战胜匈牙利队选手多拉·马达拉茨。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女子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匈牙利队,晋级八强。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近年来,成都连续承办高端赛事打造赛事名城。通过举办第56届世乒赛团体赛,成都一方面拥有了更多展现城市形象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承办大赛的过程中引领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让承办体育赛事与推进城市持续发展走向共荣共生。

筑牢防控之墙,营造安心体验

九月,成都刚刚经历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在这种特殊时刻举办世乒赛,如何筑牢防疫之墙成为了办赛的重点。

早在赛前,为了确保所有参赛选手能够顺利抵达、安全参赛和返回,组委会就制定了赛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防疫手册、分区分类闭环管理、现场处置等18个子方案。

本次世乒赛团体赛借鉴了北京冬奥会的模式实行闭环管理政策,参赛选手乘坐由国际乒联组织的专机进入和离开成都而无需专门隔离。组委会还安排了专用交通工具,将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点对点”连接到场馆和官方酒店之间,保证了闭环内与外界的绝对隔离。同时,在比赛期间,闭环内所有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赛事运转正常。

在观赛方面,成都世乒赛采取不公开售票、以有限组织观众的形式进行现场观赛的政策,观众在观赛前、中、后期均需严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办赛所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

世乒赛交出的防疫答卷不仅让成都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展示了自己,也为成都积攒了更为成熟的大赛运营机制,让群众对即将到来的大运会、羽毛球汤尤杯充满了期待。

践行办赛新理念,简约不失精彩

“简约办赛”是目前举办综合性体育盛会的主流趋势,成都世乒赛也不例外。世乒赛用“简约”造就“精彩”,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精彩、卓越的乒乓盛宴。

为了体现简约的办赛理念,赛事组委会精打细算,从严控制办赛经费,力求从源头上避免铺张浪费。以开幕式为例,成都世乒赛在完整保留比赛场地内设施设备和布局的基础上,将比赛场地和开幕式场地合二为一,场内没有搭建任何舞台装置,整场开幕式完全融入即将到来的赛事氛围,始终遵循“以赛事为第一位”的宗旨和原则。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当日,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除了让赛事回归体育本源,在简约办赛的新理念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竞赛场馆及设施在比赛时间外的利用。而本次世乒赛的比赛场地——新建成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不仅服务于成都世乒赛,同时也是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场馆。比赛所在的中心多功能体育馆,除了可以举办乒乓球赛事之外,还可以满足篮球、排球、体操、冰球、短道速滑等国际比赛要求。

不仅是世乒赛,成都在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也充分践行简约办赛的理念。在大运会的49个赛事场馆中,仅有13个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场馆建设改造初期便考虑到场馆的后期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

以谋赛营城,以营城惠民。未来这些竞赛场馆将充分发挥场馆对体育赛事、健身活动的承载作用,积极回应市民的观赛和健身需求,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向公众开放,从而实现赛事惠民的最终目的。

引领生活新风尚,创建文明典范城市

近年来,成都市以承办世乒赛、大运会等大型赛事作为促进成都体育发展的契机,以赛事培育城市体育文化,体育运动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中。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当日,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数据显示,2021年全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位列全国第一,成都体育人口比例已达48.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90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3.15%,连续6年稳步提升。

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追求更加健康幸福生活方式的心态,这也对成都的文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成都出台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天府绿道、体育场馆、社区运动角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健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都图书馆的超长延时服务措施,让每一位晚归的人能够有时间到图书馆寻找精神的慰藉;积极筹办双年展等文化艺术活动,为城市艺术生活持续注入活力……

诸多“小切口”开辟出成都走向“典范”的大格局,可以看出成都正在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取向,引领群众走向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新风尚。

天府文化与全新社会风尚的碰撞,在成都这片沃土上开出了与众不同的花朵,一座更具动感的公园城市正进一步绽放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