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方: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有哪几条路径?

  • 来源 经济观察网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4-01-15 19:13

在很多能源企业眼中,“双碳”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兼生态信用专委会主任薛方预估,未来绿色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超过25%,将产生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市场。

在1月12日至13日的九江晶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基地开幕仪式暨首届光伏零碳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上,他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建议,新能源企业应紧扣“双碳”这一关键词,借鉴新能源汽车行业碳汇变现的“卖炭翁”经验,探索低碳绿色的企业创新路径,将资金配置到企业的绿色资产和绿色项目中,才能顺畅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道,在低碳绿色发展时代下,降低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成本、交易成本,规避投资浪费。

他认为,新能源企业现阶段绿色转型的成熟阶段路径包括:工业领域的钢铁电炉、废钢利用、水泥协同处置、再生铝等;道路交通领域的电动车与充电桩;能源领域的清洁能源;建筑领域的电气化与空气热泵、装配式建筑等;以及消费侧的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处于起步阶段的路径包括:工业领域的压减、转移产能;交通领域的燃料电池、氢能电池回收等;能源领域的智慧电网、弃风弃光利用、火电产能压减等。

处于研究阶段的路径包括:水泥清洁燃料、化工 Power-to-X(通过以电转氢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成为氢,然后与后续化工流程相结合,生成绿色大宗化工产品,如绿氨、绿色甲烷、绿色甲醇、绿色合成燃料等)、钢铁氢还原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上述路径之外,他还建议新能源企业用好ESG。ESG投资目前已成为全球主流的投资策略之一,ESG机制也成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抢占绿色赛道先机、打通资本市场通道、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标配。

薛方表示,ESG战略(理念)、ESG标准(评级)、ESG投资(框架)、ESG资本(责任投资、耐心资本)、ESG治理(信披和风控机制)这几个方向,是新能源企业,尤其是拟上市公司、拟发债企业等未来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也是这些企业全面重塑公司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和核心竞争力的必选项。

ESG机制包括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核心要素。而ESG评级相当部分为主动评级(类似国家主权信用评级)。ESG关注项目筛选、风险识别和风控能力,聚焦商业活动可持续性及其正、负外部性,尤其要关注财务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同时,相关新能源企业还要特别预防和避免ESG“漂绿”现象的发生,着重提升绿色供应链构建能力。

薛方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利用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策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供应链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同步发展,形成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布局和战略目标。通过参与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提高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弹性。利用环境标志产品、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以及认购企业“绿证”,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加强企业绿色供应链竞争力。新增投资中加大向绿色项目倾斜力度、附带“减排提效”条款。

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对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设备、绿色回收处理、绿色包装等全流程技术的创新,也是新能源企业需要关注的焦点。

在绿色管理创新方面,则需要完善绿色企业管理机制、绿色认证与标准体系、绿色成本管理创新、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建立绿色营销机制、建立绿色网络化供应链、建立环境评价与管理系统以及友好型社会责任体系。

薛方认为,下一步,新能源企业可以利用排污权交易、碳市场、碳金融、绿色金融和生态信用体系等新型金融市场机制和工具,多层次探索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绿色转型路径。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薛方: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有哪几条路径?

经济观察网2024-01-15 19:13

在很多能源企业眼中,“双碳”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兼生态信用专委会主任薛方预估,未来绿色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超过25%,将产生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市场。

在1月12日至13日的九江晶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基地开幕仪式暨首届光伏零碳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上,他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建议,新能源企业应紧扣“双碳”这一关键词,借鉴新能源汽车行业碳汇变现的“卖炭翁”经验,探索低碳绿色的企业创新路径,将资金配置到企业的绿色资产和绿色项目中,才能顺畅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道,在低碳绿色发展时代下,降低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成本、交易成本,规避投资浪费。

他认为,新能源企业现阶段绿色转型的成熟阶段路径包括:工业领域的钢铁电炉、废钢利用、水泥协同处置、再生铝等;道路交通领域的电动车与充电桩;能源领域的清洁能源;建筑领域的电气化与空气热泵、装配式建筑等;以及消费侧的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处于起步阶段的路径包括:工业领域的压减、转移产能;交通领域的燃料电池、氢能电池回收等;能源领域的智慧电网、弃风弃光利用、火电产能压减等。

处于研究阶段的路径包括:水泥清洁燃料、化工 Power-to-X(通过以电转氢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化成为氢,然后与后续化工流程相结合,生成绿色大宗化工产品,如绿氨、绿色甲烷、绿色甲醇、绿色合成燃料等)、钢铁氢还原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上述路径之外,他还建议新能源企业用好ESG。ESG投资目前已成为全球主流的投资策略之一,ESG机制也成为双碳目标下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抢占绿色赛道先机、打通资本市场通道、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标配。

薛方表示,ESG战略(理念)、ESG标准(评级)、ESG投资(框架)、ESG资本(责任投资、耐心资本)、ESG治理(信披和风控机制)这几个方向,是新能源企业,尤其是拟上市公司、拟发债企业等未来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也是这些企业全面重塑公司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和核心竞争力的必选项。

ESG机制包括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核心要素。而ESG评级相当部分为主动评级(类似国家主权信用评级)。ESG关注项目筛选、风险识别和风控能力,聚焦商业活动可持续性及其正、负外部性,尤其要关注财务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同时,相关新能源企业还要特别预防和避免ESG“漂绿”现象的发生,着重提升绿色供应链构建能力。

薛方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利用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策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供应链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同步发展,形成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布局和战略目标。通过参与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提高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弹性。利用环境标志产品、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以及认购企业“绿证”,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加强企业绿色供应链竞争力。新增投资中加大向绿色项目倾斜力度、附带“减排提效”条款。

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对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设备、绿色回收处理、绿色包装等全流程技术的创新,也是新能源企业需要关注的焦点。

在绿色管理创新方面,则需要完善绿色企业管理机制、绿色认证与标准体系、绿色成本管理创新、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建立绿色营销机制、建立绿色网络化供应链、建立环境评价与管理系统以及友好型社会责任体系。

薛方认为,下一步,新能源企业可以利用排污权交易、碳市场、碳金融、绿色金融和生态信用体系等新型金融市场机制和工具,多层次探索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绿色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