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诞辰!致敬“人民教育家”卫兴华

  •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5-09-15 19:33

9月13,日“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举办。与会学者深切缅怀卫兴华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教育精神,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卫兴华,1925年生,“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原经济学系主任,于2019年逝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培勇,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张宇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主持开幕式。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躬耕讲坛、心怀家国,用一生奉行“求真唯实”的学术准则和勤奋严谨的研究态度、诠释“大先生”的深刻内涵和“人民教育家”的崇高风范、践行“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和投身大我的使命担当,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和新中国经济学科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卫兴华教授最好的缅怀是赓续其志、继行其路。要以卫兴华教授为光辉榜样,学习他“扎根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传承发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学习他“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不懈追求,不断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学习他“心系国运、情牵民生”的学术担当,将个人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张卓元在致辞中表示,卫兴华教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位毕生致力于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阐释的著名学者与教育家,更是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旗帜的先锋。卫兴华教授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能深刻影响中国实践,正因其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作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卫兴华教授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敢于挑战流行观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理论主张。卫兴华教授深耕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人才,晚年仍以极大热情投身科研,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卓越贡献。

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厦门大学原党委书记吴宣恭向会议发来贺信。

在主题报告环节,洪银兴表示,纪念卫兴华教授不仅要研究他的学术贡献,更要缅怀他教书育人的光辉业绩。卫兴华教授严守科学阵地,坚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只唯实”,坚持严谨治学、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开展研究,在学术争鸣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真知灼见和科学方法。他还组织指导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设立教育奖励基金,这些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伟表示,卫兴华教授的理论自信与潜心育人的精神品格令人敬佩。其理论自信既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领悟和科学方法的精准把握,又来源于他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信心与热爱。卫兴华教授的大师风范体现在他对学生悉心培养,给予极其细致和无私的关心与指导。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卫兴华教授治学育人的精神,不断开拓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事业。

逄锦聚围绕如何学习和弘扬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的精神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快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培勇围绕弘扬和继承卫兴华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精神,回顾了卫兴华教授在教书育人、教材建设、统筹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感人事迹。他说,“对卫兴华教授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他的教学科研精神,弘扬他的教学科研情怀,延续他毕生致力的教学科研事业,将他所描绘的教学科研的蓝图进行到底。”

黄泰岩分享了他对卫兴华教授精神品格的理解。卫兴华教授始终将经济学视为科学,他以追求真理的态度严谨治学,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逻辑,将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分为先后两个阶段,先学理化再系统化,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理论逻辑。

杨瑞龙回顾了他向卫兴华教授求教的经历。他说,卫兴华教授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非常关心人民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希望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不断提高《资本论》教学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科研高地。“卫兴华教授将学术视为生命,‘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的精神令人叹服,是真正‘学术即生命’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刘守英表示,卫兴华教授展现的“人民教育家”精神,是把“冷板凳”坐热、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是守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容其他经济理论,培养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团队的学科态度;是坚持问题导向,从经典求真知,穷究概念、术语、范畴,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方法;是求真务实、待人宽容,帮助全国众多高校经济学院发展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张宇表示,卫兴华教授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根本立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坚持继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只唯实”的科学精神,以极其勤勉的创造性的劳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树立了光辉榜样。

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嘉宾代表,卫兴华教授的学生代表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师生代表近300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展播纪念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专题片《治学兴华 教泽流芳》。卫兴华教授“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风范,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树根深叶茂,祝人民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殷切嘱托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经济学人寻经世致用之理、求治国安邦之道。

13日下午,“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和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第20次会议同步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卫兴华教授学术思想、《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百年诞辰!致敬“人民教育家”卫兴华

中国人民大学2025-09-15 19:33

9月13,日“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举办。与会学者深切缅怀卫兴华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教育精神,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卫兴华,1925年生,“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原经济学系主任,于2019年逝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培勇,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张宇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主持开幕式。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躬耕讲坛、心怀家国,用一生奉行“求真唯实”的学术准则和勤奋严谨的研究态度、诠释“大先生”的深刻内涵和“人民教育家”的崇高风范、践行“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和投身大我的使命担当,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和新中国经济学科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卫兴华教授最好的缅怀是赓续其志、继行其路。要以卫兴华教授为光辉榜样,学习他“扎根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传承发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学习他“追求真理、践行真理”的不懈追求,不断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学习他“心系国运、情牵民生”的学术担当,将个人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张卓元在致辞中表示,卫兴华教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位毕生致力于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阐释的著名学者与教育家,更是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旗帜的先锋。卫兴华教授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能深刻影响中国实践,正因其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作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卫兴华教授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敢于挑战流行观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理论主张。卫兴华教授深耕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经济学人才,晚年仍以极大热情投身科研,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卓越贡献。

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厦门大学原党委书记吴宣恭向会议发来贺信。

在主题报告环节,洪银兴表示,纪念卫兴华教授不仅要研究他的学术贡献,更要缅怀他教书育人的光辉业绩。卫兴华教授严守科学阵地,坚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只唯实”,坚持严谨治学、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开展研究,在学术争鸣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真知灼见和科学方法。他还组织指导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设立教育奖励基金,这些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伟表示,卫兴华教授的理论自信与潜心育人的精神品格令人敬佩。其理论自信既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领悟和科学方法的精准把握,又来源于他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信心与热爱。卫兴华教授的大师风范体现在他对学生悉心培养,给予极其细致和无私的关心与指导。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卫兴华教授治学育人的精神,不断开拓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事业。

逄锦聚围绕如何学习和弘扬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的精神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快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培勇围绕弘扬和继承卫兴华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精神,回顾了卫兴华教授在教书育人、教材建设、统筹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感人事迹。他说,“对卫兴华教授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他的教学科研精神,弘扬他的教学科研情怀,延续他毕生致力的教学科研事业,将他所描绘的教学科研的蓝图进行到底。”

黄泰岩分享了他对卫兴华教授精神品格的理解。卫兴华教授始终将经济学视为科学,他以追求真理的态度严谨治学,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逻辑,将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分为先后两个阶段,先学理化再系统化,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理论逻辑。

杨瑞龙回顾了他向卫兴华教授求教的经历。他说,卫兴华教授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非常关心人民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希望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不断提高《资本论》教学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科研高地。“卫兴华教授将学术视为生命,‘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的精神令人叹服,是真正‘学术即生命’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刘守英表示,卫兴华教授展现的“人民教育家”精神,是把“冷板凳”坐热、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是守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容其他经济理论,培养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团队的学科态度;是坚持问题导向,从经典求真知,穷究概念、术语、范畴,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方法;是求真务实、待人宽容,帮助全国众多高校经济学院发展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张宇表示,卫兴华教授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根本立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坚持继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只唯实”的科学精神,以极其勤勉的创造性的劳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树立了光辉榜样。

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嘉宾代表,卫兴华教授的学生代表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师生代表近300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展播纪念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专题片《治学兴华 教泽流芳》。卫兴华教授“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风范,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树根深叶茂,祝人民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殷切嘱托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经济学人寻经世致用之理、求治国安邦之道。

13日下午,“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和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第20次会议同步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卫兴华教授学术思想、《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