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小团队,如何持续打胜仗?——《小团队,大力量:高产出小团队打造手册》新书发布会"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媒体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该书作者陆玉娟、制造业实战专家杨春华、资深媒体人余志川、《经济观察报》编委宋馥李等跨界嘉宾,通过新浪新闻、一刻Talks、嘉宾商学院、前沿认知、机械工业出版社官方微博、知更图书馆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引发广泛关注。

在当前数字化浪潮与组织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小团队以其敏捷、高效、协同的特质,正成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单元。如何激活小团队潜能、实现持续高产出,已成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者陆玉娟在主题演讲中首次系统揭秘了"高产出小团队实战模型"。基于十年一线观察和经管融合的学术背景,她指出该模型由三大系统精密构成:高产出战役指挥系统确保"做能赢的事",高产出尖兵培育系统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赢",高产出战队锻造系统聚焦"建能赢的队伍"。陆玉娟现场演示了"十六字量化对比口诀""四象限人才矩阵"等核心工具,为管理者提供了立即可用的实战方法论。

来自制造业前沿的杨春华总经理分享了中小制造企业凭借小团队在细分领域突破的实战经验。他结合企业从代工到品牌转型的三个发展阶段,详细阐释了小团队如何通过精准聚焦和机制创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赢得头部品牌订单。"《小团队,大力量》中的底层逻辑,在我们的每个成长阶段都得到了验证,"杨春华表示,"这本书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破局思路。"

余志川从管理哲学角度探讨了人性关怀在团队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他指出,管理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而人性关怀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密码。"当团队成员被尊重、被信任、被成全时,团队自然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破局'人少事多':小团队实战模型的跨行业落地"展开深入讨论。陆玉娟强调模型以"高产出"为核心标尺;杨春华分享了制造业的落地经验;宋馥李从媒体观察角度提出,成功的小团队需要具备坚定的共同信念、互补的成员结构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针对AI时代的管理变革,陆玉娟提出"让AI管数据,让人激发人"的鲜明观点,厘清了人机协同的管理边界。

新书《小团队,大力量》上市后市场表现强劲,跻身京东图书总榜前列,并在经管与管理类图书榜单中位居首位。在组织架构日益柔性化的趋势下,本书的出版为众多寻求团队效能突破的管理者提供了及时而实用的解决方案,标志着小团队管理正成为新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注
东方财富网
管理员
2025-11-04 1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