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二届“金工匠杯”建筑门窗安装技能大赛上海分站赛暨金工匠嘉年华在上海窗出名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行。作为建筑门窗安装领域的标杆赛事,本次活动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认证分会主办,窗出名门建筑科技产业平台与特能装安装产业平台协同承办,汇聚全国24支顶尖安装队伍、百余位行业专家及政府代表,共同打造一场集技能竞技、标准推广、产业交流于一体的行业盛会,为建筑门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协同:锚定行业升级方向,共绘质量发展蓝图
开幕仪式上,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安全与标准并重”的核心议题,为行业升级指明方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认证分会会长王洪涛提出“比赛、培训、认证三步走”发展模式,强调要让工匠“有尊严、有标准、有未来”。他透露,本次大赛中多位获奖工匠已获企业现场邀约,充分体现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高度认可,而大赛成果将转化。向全国行业企业推广,推动安装标准体系化建设。
分会副会长田晨则聚焦工匠精神的本质,指出“对标准的敬畏与技艺的传承是工匠文化的核心”。为呼应国家“双碳”目标对建筑节能的新要求,本次上海分站赛特别增设“超低能耗门窗安装”专项挑战,旨在引导行业将“毫米级精度”理念深植施工环节,以技术创新助力建筑节能转型。
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镇长章伟国在致辞中强调,技能人才是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竞技比拼:理论实操双线考核,展现新时代工匠素养
大赛竞技环节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竞技”两大板块,全面检验参赛队伍的专业能力。实操现场,24支战队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标准化洞口门窗安装,裁判组从材料选用、工艺精度、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如今的门窗安装早已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融合材料特性、结构力学、气候适应性的技术工种。”一位参赛队长的感慨,道出了行业对工匠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下午的“金工匠百问百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工匠们围绕施工中的共性难题展开热烈探讨,针对防水密封胶耐候性选择、五金件适配性等实际问题各抒己见,通过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形成多项实用解决方案,展现出新时代工匠“懂技术、善钻研、能创新”的专业形象。
生态共建:从技能竞赛到产业协同,开辟赋能新路径
本次金工匠嘉年华突破传统技能竞赛的局限,构建起“赛、训、展、娱”一体化的产业赋能生态。金工匠公开课板块邀请8位行业顶尖专家,围绕超低能耗门窗安装技术、绿色施工标准等前沿议题开展专题分享,为工匠群体搭建起技术提升的快速通道;品牌集市则汇聚10余家上下游知名企业,集中展示新型密封材料、智能安装工具等创新产品,促进“工匠需求”与“企业供给”的精准对接。
以赛促兴:激活转型核心动能,书写行业发展新篇
随着建筑行业向绿色化、精细化转型,高素质产业工人的价值愈发凸显。本次大赛获奖团队将获得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认证的培训证书,该证书已在江苏昆山等地区作为持证上岗的重要依据,标志着行业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工人从‘隐形群体’走向舞台中央”成为现实。
主办方宣布,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赛区覆盖范围,并增设“老旧小区门窗改造”等实战课题,持续推动技能竞赛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这场持续12小时的嘉年华,在烟花秀与工匠们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但其意义远超一场比赛——当全国优秀工匠带着统一的施工标准、创新的工艺工法重返工作岗位,一场关于建筑门窗质量的革命已悄然启程。据统计,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而门窗节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突破口。“金工匠杯”正以匠心为笔、以标准为墨,书写着建筑门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