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由海淀区人才工作局指导、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东升镇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翠湖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海淀原点社区科创生态服务公司联合承办的“Hi Youth未来星”院士专家面对面活动在海淀AI原点社区成功举行。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先生领衔出席,汇聚了来自顶尖科研机构与高精尖创新企业的百余位青年骨干代表,共同围绕科技创新、人才传承与青年成长等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而富有启发性的对话。

活动聚焦青年科技人才的核心成长需求,创新构建“院士—科研骨干—青年创业者”三代同堂的对话机制,通过“圆桌对话+专题分享”等多元形式,搭建起跨代际、跨学科、跨领域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
活动伊始,海淀团区委书记任一丁在致辞中表示,团区委始终将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作为核心使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通过“中关村开学季”“中关村毕业季”品牌项目,助力青年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畅衔接;推出“Hi Youth”青年科技人才服务品牌,打造“燃梦讲堂”“创业军机处”“中关村U30”等全链条支持体系,为青年提供从创新孵化、资源对接到市场拓展的全流程服务。未来,海淀区将继续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通过安居保障、职业发展等全方位举措,为青年人才在海淀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实现梦想提供坚实支撑。

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书记任一丁
随后,东升镇副镇长赵炜在致辞中阐述了镇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具体举措。他表示,东升镇正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青年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深化与清华、北大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布局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改造29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面积,并配套人才公寓、创业基金及常态化“院士讲堂”等高端交流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支持,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将东升镇打造成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平台。

海淀区东升镇副镇长赵炜
在活动的核心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先生寄语青年科技人才。他结合自身科研生涯感慨“年轻真好”,并勉励在场青年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他指出,人工智能引发深刻变革的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正站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窗口。他谦逊地表示,“院士就是老百姓”,强调“努力”是不变的价值追求,殷切寄语青年珍惜韶华、勇担使命,以只争朝夕的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科研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
“院士面对面”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该环节由海淀区青年联合会委员、翠湖科创副总经理牛潇主持。陈润生院士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海淀团区委副书记(兼)谢晓晖博士、元码基因创始人田埂博士同台,就“薪火相传,洞见未来”展开深度对话。
陈院士分享了华罗庚先生“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的治学方法对其科研道路的影响,结合开创国内生物信息学、开展非编码RNA研究的历程,强调对科学事业的内在激情是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谢晓晖博士从青年科研工作者角度分享了从“跟随”到“创新”的转型心得,鼓励青年在学科交叉领域寻找突破。田埂博士则从科学家-创业者的双重视角,阐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实践路径。现场设置的“未来星·开麦时刻”,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院士专家搭建了直面交流的平台。

专题分享环节谢晓晖博士以《互联网体系结构视角下的智能体通信:挑战与机遇》为题,剖析了智能体通信的技术瓶颈与发展前景;田埂博士则围绕《我的创业思考与公司治理浅见》,分享了科技企业在战略规划与治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实战经验。两位嘉宾分别从学术研究与企业经营的不同维度,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借鉴。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海淀团区委副书记(兼)谢晓晖

元码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田埂
活动尾声的“青年会客厅”自由交流环节,构建了开放共享的对话空间。与会青年围绕前沿技术趋势与产业合作机遇展开热烈讨论,有效促进了区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网络的深度融合。
本次“Hi Youth未来星”活动成功打造了高端引领、代际传承、开放协同的创新交流生态,既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更展现了海淀区在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关注
搜狐网
管理员
2025-11-21 18:53



